top of page

閱讀心得總整|從《Body by Science》到《美國第一健身強人,給女生的科學化鍛鍊全書》

female-strength-training-plan

在閱讀這本書之前,我已經讀過《Body by Science》,甚至還曾經為這本書辦過一場免費講座,分享裡面的核心觀念。那是一本由美國急診室醫師撰寫,透過實證與研究統整而成的訓練指南,至今仍是我心中最喜歡的健身書籍,女生肌力訓練推薦閱讀。


這次在隋棠的推薦下,我閱讀了《美國第一健身強人,給女生的科學化鍛鍊全書》(以下簡稱《科學化健身》)。這本書雖然有大量的運動菜單,但我坦白說跳過了這部分,原因有二:


  1. 個人化不足:書中以身高與體重分類來建議菜單與飲食,但我認為這部分還是由專業營養師給予個別化建議會更實際。

  2. 訓練理念的不同:《Body by Science》的觀念更貼近我實際操作的方式。不過《科學化健身》提供的幾個訓練原則也很值得參考。


female-strength-training-plan

《科學化健身》的黃金原則


這本書提出一組非常簡潔有力的訓練黃金律則,可以作為基礎參考:


  • 8–10:每組8–10下(reps),要紮實做到位

  • 9–15:每次訓練控制在9–15組,不建議做超過25–30組的大量訓練

  • 2–4:組間休息2–4分鐘

  • 3–5:每個主要肌群每3–5天訓練一次,訓練強度越高,頻率可以越低

  • 1–2:每週保留1–2天休息日

  • 8–10:每8–10週安排一次訓練調整週(deload)




我的統整與觀察



我一邊閱讀,也不斷將內容與我已學過的知識做交叉比對。以下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幾個觀念:



🔥減脂的核心在於熱量赤字



不論你吃的是垃圾食物還是健康食品,總攝取熱量 > 消耗熱量 就還是會胖。

垃圾食物減脂是可行的,但營養密度不足;健康食物吃太多也會胖。重點還是在總熱量控制。



🏋️‍♀️肌肉是訓練後、在休息時才長出來的


無論哪本書都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:肌肉是在恢復時生成的,而恢復發生在睡覺與休息的時候,所以充足休息同樣關鍵。



⚡刺激肌肉生長的三大因素:


  1. 機械張力:肌肉被施加的力量

  2. 肌肉損傷:微小撕裂帶來的修復反應

  3. 細胞疲勞:反覆收縮導致的代謝變化




🧠書中訓練原則比較:力竭?還是量夠就好?


  • 《Body by Science》強調要練到力竭,也就是無法再完成標準動作,這樣才能確保肌肉真的疲勞並開始撕裂修復。

  • 《科學化健身》則認為不必每次都力竭,只要達到足夠訓練量與強度即可。



🎯肌力肌耐力的訓練光譜


  • 大重量、低次數 → 增加肌力,提升機械張力與肌肉損傷,但細胞疲勞小

  • 小重量、高次數 → 增加肌耐力,細胞疲勞大,但機械張力低




推拉腿的訓練系統 & 核心動作


兩位作者都極推「推/拉/腿」的訓練結構:


  • 推:胸、肩、三頭肌

  • 拉:背、二頭肌

  • 腿:大腿前後肌群



最推薦的動作也幾乎一致:

✅ 深蹲:最有效訓練腿部的運動

✅ 硬舉:幾乎全身性運動,特別能強化背部





我的實踐與經驗:瑜珈與健身結合


我長期追蹤我的身體組成變化,也有定期到營養科諮詢,營養師都很驚訝我靠瑜珈也能有效增肌。但我要說的是,我的瑜珈不是傳統印象裡「輕柔伸展」那種。我設計的高效肌力瑜珈課程,本身就融合了這些肌力訓練的邏輯。


我每週只安排1~2次高強度訓練,但每次都做到肌肉疲勞,這種結合身心與效率的方式,不需要每天泡健身房,也能有效練出肌肉。




總結|推薦給重視效率與身心整合的你



如果你像我一樣,不只是想「練身體」,也想聰明地養成強壯而健康的身心,我非常推薦你:


  • 去讀這兩本書:《Body by Science》與《科學化健身》

  • 跟我一起試試高效肌力練習結合瑜珈



每週1~2次、科學訓練、身心同步,我們一起變強壯,也更有能量做自己❤️

Comments


©2023 by Kreate Space CO., LTD

​創造空間有限公司  統一編號:82974326

bottom of page